六堆起源
西元1721(清康熙60年)朱一貴事變發生時,為保衛鄉里,防止亂事侵犯客庄,散佈在屏東平原的客家人,依所在地理位置,組成民間義勇。設六營及巡察營七個營隊,共同抵禦外侮,亂事平定後,鄉勇解散回庄。到林爽文事變時,決定改「隊」為「堆」(隊與堆客語諧音),共有六堆,正式成為自治、自衛性質的組織。
公元1721年,朱一貴之亂,威脅到客家先人聚落的生存時,各地士紳義勇集合於內埔媽祖廟聚議,成立民間義勇,共有中、前、後、左、右、先鋒及巡查營,保衛家鄉,抵禦外侮。這一次的團結衛鄉,凱旋而歸。由於平亂有功,獲清廷敕建忠義亭,並以忠義亭為精神堡壘。當時的六營後來演變為六堆,即中堆(竹田)、前堆(麟洛、長治)、後堆(內埔)、左堆(新埤、佳冬)、右堆(美濃、高樹)、先鋒(萬巒)。六堆鄉鎮橫跨高雄、屏東兩縣。在清朝時代皆隸屬鳳山縣,日據時期也同屬阿猴廳或高雄州,光復後美濃改隸高雄縣外,餘則隸屬屏東縣,所以「六堆」並非行政區域,而是同一族系精神的結合體
六堆分佈
右堆(美濃、高樹、杉林、六龜、甲仙)
前堆(麟洛、長治)
後堆(內埔)
中堆(竹田)
先鋒堆(萬巒)
左堆(新埤、佳冬)
園區開放時間
|
||
週一
|
定期休園
|
|
週二
|
週日
|
戶外空間
|
AM 08:00~PM 08:00
|
室內展館
|
AM 09:00~PM 05:00
(若遇晚場演出視情況延長至PM10:00)
|
六堆模型館
親子戲水區
煒媽&煒哥
煒爸&煒哥
台灣萍蓬草
小孩們的遊憩沙堆區
水泥溜滑梯
★聯絡資訊
地址 : 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
電話:(08) 723-0100
傳真:(08) 723-0133
公共交通運輸
火車:搭火車至屏東火車站,轉搭屏東客運8230號路線,到達六堆園區站下車。
自行開車
1.南下: 國道3號由長治交流道南下行車,沿國道3號底下平面道路往麟洛方向,沿指標左轉直達園區。
2.北上: 國道3號由麟洛交流道下,續接屏37線(信義路)4公里直達園區。
3.國道1號五甲系統交流道轉接88快速道路後,於竹田或潮州端接臺1線往北直行,遇信義路(屏37線)右轉直行約3公里即可抵達園區。
《以上資料來源自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網站》